7- 9/29 中秋节
掐指一算出国后再也没有机会在中国过过中秋节,28年后今天才得以回妈妈家过节。
VPN 忽然无法connect,很多工作只能放下。 于是时间在打球, 吃饭,看书,睡觉和一些比较亲近的亲友见面中打发。 每天陪着母后,听她唠叨各种事情,一开始还想“纠正”或劝说她,后来就只是be ears, 她不需要附和,更不需要advice。
我每次出门打球,见同学,陪她买菜,看病,她都随时在我附近,时不时催促一句,你快点,好了没有,要穿件外套,换条裤子。等等等等。 每一件大小事情她都或多或少指点江山。 有时候我感觉她每句话都在我体内引爆了一个渺小的炸弹,把某个成熟女性炸得血肉横飞。 我开始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和“反抗”,后来只能听而不闻,赶紧逃离。
那天在小区正门等同学来接,妈妈正好买完菜回来, 她先是指点让我换哪个位置站,说这里有蚊子,太阳晒,之后干脆陪我等,我只好想办法把她劝退。
看着她开始步履蹒跚的背影,于心不忍。 母亲总是在焦虑,总是在做着最坏的打算,这几乎就是母亲的宿命。她问我关于孩子们的事,我都说不太清楚,她不高兴地说,你不是他们妈妈吗?我说他们是成年人,和我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 我不再主动过问更不会干涉,除非他们主动问我意见。 显然,妈妈并不苟同,但山高皇帝远,她很想管but it’s far beyond her reach.
中秋节。 YL 过来佛山玩。 P也刚从桂林回到佛山。欣然提出帮忙接待YL。接到他后,我们带他去吃最出名的蔡澜点心,之后去地标祖庙。 我已经30多年没有到祖庙了。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去祖庙,觉得里面的罗汉figures太惊悚。现在的祖庙多了叶问和黄飞鸿博物馆,周边也被商业楼宇包围着,有一种压迫感。 YL依然是个大小孩,见到一切新奇的事物都会发自内心地惊呼。下榻家旁边的希尔顿,YL惊叹高大上。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姐姐便来接我们去他们的“御厨” 吃客家菜过中秋节。 妈妈和姐姐都传承了爸爸的风格,对来自远方的客人格外照顾,衣食住行都一定要给他们最好的安排。 YL对每道菜都夸口不绝,姐姐讲解每道菜的特色做法,虽然不是名贵食材,但是粗菜精做,所以味道口感很好。
P饭后从他父母处过来,提出带YL去广州塔,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地铁到达广州站,人骤然翻了数倍不止,到了广州塔,只见蝼蚁般的人流在缓缓移动,除了人就是人,我和YL都被惊吓到了, 我从小就有人群恐惧症,但也无法回头,结果花了一个小时经过重重关卡,掉头回地铁站打道回府。
中秋快乐!
8 – 9/30 食在佛山
YL两天的佛山游时间有些仓促。 佛山有吃不完的美食。 希尔顿的早餐非常丰盛。 接上他去和同学们一起打场球,吃个午餐。 “晚宴” 姐姐订了顺德菜,YL感觉有惊艳了一把,看着他小孩子般的兴奋,完全不象一位大学教授,仿佛只是一个高中生。
饭后同学XM接上我们去岭南天地闲逛消食。晚上的岭南天地很有商业气氛,在复古的街巷胡同都是各种吃喝玩乐的选择。 可惜我们时间不够,不能细看。
愉快的时光总是飞逝的。次日,我们依依不舍地铁站告别,相约休城四月。
这是此行的最后一天。明天将飞回自己的家。即便很想多陪陪母亲,但心里还是归心似箭。
昨日被一位长辈问我中国和美国哪里比较好?你喜欢哪里?我说都好,都喜欢,但美国的生活方式更适合我。 我想这是我比较真实的回答,我并没有都喜欢,我更喜欢适合自己的环境,物质的丰富和方便并不能让人长久的满足,富足的感觉要来自内心的丰盈。
9 – 10/1 告别
终于到了归期。虽然心里mixed feeling,既想多陪陪母亲,但还是很期待回家。
拥抱母亲告别,我们都choke back tears and 互道珍重。答应妈妈有空就回来看她,希望她健健康康地等我。
机场与姐姐告别,她也眼睛红红的,不舍。 是的,百般不舍但是我们各有各的人生轨迹。 姐姐官运继续亨通,她从小就认真努力,这么多年多不胜数的成就,荣誉,升级,她都丝毫没有半点儿改变,依然incredibly 低调,平和,谦虚谨慎, 对自己的成就鲜少提及。我几乎都是从新闻和报纸上得知的。
到达台北,有六小时layover,也终于能上Google,于是抓紧时间工作。
沉睡了10多小时,飞机平稳降落HOU。
这次中国行,最大的感触是中国物资丰富,在体系内,一切都在手机里,方便快捷,一切都traceable,一切都被monitored。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 我不能judge what’s better for people, but for me, I definitely want to be at my own home in HOU.
我从不相信落叶归根,故乡是回不去居住的地方,但是故乡的亲人友人一直是我心里的根。 感恩每次回故乡,都有他们无微不至的温暖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