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1:七月了

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当成孩子,无论他年纪多大。 他们一旦有什么事情就会让母亲牵肠挂肚,情绪波动。老大凌晨时分问我,妈妈我可以drive 回家吗,一阵心酸。但还是说,你不能。 连夜给他安排好去处。一连串的事情,兵来将挡,这么多年,生活,家庭,人际,职场,全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不知道他搬去LA这么远后我还能如何帮到他。 他是个dream catcher,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他需要的first contract 和第一桶金。 他总是说thanks mom for everything you have done for me, I will pay back to you. 没有求任何回报,只希望我也不用再付出。 

这段努力但见不到阳光的日子会过去的。

其实我挺羡慕dream catchers,只是人有不同,靠热情去维持的工作,对我而言可能不能长久,我是靠契约精神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

信任不是指没有误会,而是总会给对方把误会解释清楚的机会。人跟人之间一定要有真实,一定要有连接。两个人都闪闪躲躲,互相隐瞒试探,或对对方有诸多要求和指责,都是难以让人全心全意的。两个站很近的人,心与心的距离,却可以很远。

——-

读蒋勋的这段,

“这是我第一次思考到,共同的语言是误会的开始。我们会和人吵架、觉得对方听不懂自己的心事,都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言。

接触过日本文化的朋友就会知道,日本人的敬语、礼数特别多,一见面就要问好。事实上,这些礼数敬语建立了一个不可知的人际网络,既不亲,也不疏,而是在亲疏之间的礼节。”

人和宠物之间的bond并不需要共同语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张口就是错??

———

飞机不够方便,于是P想尽快买下RV,他想云游天下,自由自在,我们都是向往自由的人,仿佛在一起并非为了愉悦,而是完成共同的任务。

我没有明确的10年计划,只是见一步走一步,及时行乐,不作他想,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即便有你的爱人旅伴,其实也只是与自心同在。人需要走出来的是这颗心认知的局限。

———

读到12岁小女孩写的文字,这段太感动,完全和她的妈妈一样有灵性。 

凝视着那带有着露珠的百合,

不要摘它!

不要摘它!

否则你只能拥有百合的凋零,

而并非百合的永远!

真正的爱,

没有对立面,

只有一体。

来跟我一起踏上旅程吧!

花儿依旧正在怒放,时间依旧在离去,爱依旧在产生。我绕着地球走过半圈,才发觉自己在找的,不过就是自己。

—-

七月了啊。不知不觉。时间不要离去太快了。

~安

2020-7-1

2020-7-6:奥村

7/5。 8日西行因为COVID19 resurge 而被迫缩水成为奥村1日游。 一大早送走P和妹妹,便去J家集合,和yy, yn 一起出发。 宝妈跟我说,我们这里J是司机,我是大妈,她是二妈,管着三只熊孩子。yy除了敏感一些,有时转进牛角尖要我们百般劝慰之外,不算是熊孩子。小宝除了不能饿,不能累,不能热, 不能冷,偶尔上演霸道小公主外,总的来说也是一个乖孩子。真正是熊孩子的还是熊孩子。 跟他出行,每次总是多多少少捅大大小小篓子。 这次也不例外,到了Barton Water Bridge, 看见人在湖上游泳,他劲儿就来了, 说要从桥上跳水。我们死活说这不行,违规。 不跳也行,他衣鞋一脱,手机相机塞我手里,便从桥墩下水了。 2018 去北京颐和园也是,来到湖边,也是一脱就跳水了,当时我都傻了眼,黎大哥摄影爱好本能触动,忙给他拍跳水照,我从慌乱呆中清醒,慌忙收拾一地的衣鞋,在岸边盯着那条游得欢的鱼儿快步赶上,不知他要到哪儿上岸穿衣呢。

往事的“噩梦”被此刻熊孩子水里喊声打断了,我把眼镜丢了!! 是呀,大哥,你居然忘了你戴着眼镜,还往水里扎! 接下来,不说了,yy和他各种打捞眼镜attempts,未遂。 打电话让在车上休息的J去买个泳镜,准备潜水。熊孩子让我问A/J他们有没有contact lens,还好,A/J 给我们找到了。 至少打捞不成,也不会成为瞎子。

宝妈一直嘱咐我,你忍着别骂他了,以免又吵架。 我翻了下白眼,太晚了,已经在心里默默把他千刀万剐凌迟了! 不过我也忍了,他不给我制造些麻烦,我还真不习惯了。 听/见我过来,从Bench 爬起来,认错了,说他耽误了大家玩的时间。 告诉他有contact lens,结果,熊孩子的大近视眼睛一亮,决定放弃打捞计划,我们一行直接去球馆取contact lens。

结果,和A/J他们见了面,熊孩子为报答他们帮的这个及时雨的忙,代表我们打了场球。也算是圆满了。

有时候,觉得一起游玩回来,能共同进退,互相照顾,也是亲人级别的了。

下午接了yy 妈,一起逛街,去lake 吃饭,J和宝妈小宝休息等日落,我们4人决定先去附近爬山,跟着这两个大男孩儿,仿佛回到从前,和军区的大小男孩们一起到处玩耍。没有计划目标,看似无趣的行走奔跑,及各种小破坏得到的满足感,仿佛我们也能挑战世界。 我们玩累了就看小鸟飞, 当时我挺羡慕小鸟会飞的,他们多么的自由。 自己有双翅膀多好呀,后来发现自己有恐高症。

回到湖边,看完日落,我们才开车打道回府。

——

那天读了一段,感触良多,也疑问不少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呢?没有了家庭的负累,那可以尽情地去体验人生,反正到头都是一抔土。累?死后长眠,有的是时间休息。说到底,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

选择了离婚、非婚,那么就不再去想家庭的温暖与安宁。

有幸福的婚姻,那就享受灵魂有归属的淡定从容;如果你没有,选择自由,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归属?天空就是我的归属!”

我想,那两者之间的呢?平淡无奇的呢? 灵魂的归属不应在婚姻吧?

我选择了结婚家庭,L一直单身,我常常把我的不快乐告诉她,她有一次跟我说了句,唉,谁让你老是做挑战自己的事情。 我说,也许这些都是我要完成的任务呢?可能是当我完成任务后才有真正选择的权利呢?

人这一生,让自己过得幸福,让自己过得开心就是最简单的原则,所以有一天两个人真要分开不需要什么谁犯了原则性问题,人本身就能够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不是吗?

~安

2020-7-6

2020-7-11: 闹中带静

老二最近每天几乎都回来一趟,去健身房,有时留下吃个晚饭,才回他的公寓。虽然我觉得学校也不远,放着家里几个空房间,他自己在外租房,实在经济上划不来。但是想想,这也是独立的第一步,虽然我还要帮他付大部分生活开销,毕竟自己住是第一步,懂得照顾自己,然后经济独立。还好我还有这个能力帮这把。

今天临走时认真对我说,Mom, thanks for helping me to build my credit score. I just realized this is so important that you laid this foundation for me. 昨天他要找新的住房,他问我如何查credit score,他的是753,很高的分数,皆因在3年前,我给他们每人自己申请了信用卡,每月setup Autopay,让信用度build起来,这样他们毕业时,买车,租房,买房都有好的credit。 这些我也一直没有说,当时说了他们估计也不care,现在反而是个惊喜和礼物。

GF 昨天问我修行修什么,我一时也答不上来,其实修行=修正行为,就是自省和修正, 对我而言,这么多年,试错多次,慢慢明白,学佛学法,到最后就是自己好好活着,也让别人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对很多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明白之后,你会默默做一些对自己好的事,也默默做对别人好的事。 以前常常受到莫须有的责难,百口莫辩,消业障吧,我心里想,时光不语,它终将给出所有答案。 是什么人,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 无需向任何人证明或交代,我只对自己负责和交代。

昨天和他们打完球后,先行回家帮J和R准备dinner, J说了,谁都不叫,今天就管yy和yn这俩只饱。 这周有他们一直陪伴,心情大好。一起生,一起活. J给yy 治落枕,按肩和颈;熊孩子和小宝闹别扭,他“教育”小宝, 小宝委屈大哭,熊孩子也着急,场面一度紧张,小的要哄,大的也要哄, 半小时后,J出马,大小貌似和好。

 唉,能让自己哭的人其实是自己在乎的, 不是么?

不在乎的,连吵架都懒得,默默离开了,分道扬镳。 特别是我, 肯定头都不回, 我可以为好朋友两肋插刀,只要我们真诚以待。 但如果当初的信任和知根知底,成为最后腹背的插刀,我也难以原谅。默默地let it go,  已经是the most graceful。不走回头路,不做多情人。

那天回程时和yy 说,所有事情都没有结局,恋爱不是结局,结婚不是结局,离婚也不是结局, 即便我们最终”分离”,也不是结局,因为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还会不断相遇,一见如故。所谓“结局”也只是一段路的结束,开始另一段路。 大家缘分如何,我大概都知道,所以也从不担心,更不会做任何刻意攀缘的事情。

那天问yn去不去奥村,怕不怕日益严重的COVID-19,也不知熊孩子是半开玩笑还是半认真说,你们死了我也活不下去;刚认识不久时有一次在球场,送他的拍子被别人撞断了,他很沮丧,说为什么没有缘分;这些无心快语,都会看到他那脆弱的小心灵,其实这些年风风波波,争争吵吵,不断filter下来,有情有义有怜有爱有包容, 这几个不都已经胜似家人了吗?

此时,GF在忙做肠粉,大师兄生火,yy弹琴,小宝打闹 ….. 袅袅炊烟升起 ….. 之后他们打牌,我收拾好后一旁做自己的事,闹中带静的时光,记下这些时光吧,它们也是有时限的。

~安

2020-7-11

2020-7-17: 不够慈悲

两个人关系走到深处的一个标志是,两个人在一起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

两个人关系走到淡漠的一个标志是,两个人在一起不想说话也不觉得尴尬。

C的DV尘埃落定,我也没有说恭喜,只是说,Welcome to your new page of life.

人们总是倾向于劝和不劝离。可是我认为经营感情这种事情,也是就像做生意,总是有成败的。过不下去的分开各自重新开始,总比俩人勉强在一起互相埋葬人生来得强。

拥有家庭,好好经营,也许会经营出一个或温饱或平淡或幸福的家庭;单身,也好好珍惜,时间会给你一个更好的自己。当婚姻不得不解体的时候,好好生活,时间会给你另一种美好。悲欢离合都好,好好生活就好。所有你想要的样子,都得靠自己来雕刻。

每半年断舍离一次,清理衣物,也清理contacts, 清清简简的生活,小时候就被训练每天要把用过物品擦干净放回原处,不然会被大人训斥。习惯就是这样养成了,喜欢把事情做得周到妥当。

这周末帮yy搬家。也许真的心有感应,上周就觉得要叫大师兄backup,生怕“主力搬运工” 会出状况,我怎么这么料事如神呢 :)

唉,有时候,如果敏感又心软 ,活不出自己,也爱不好别人 。。。

今天无事等待时翻看几篇两年前的博文,看生命中来过又离开的人,仍然一直陪伴着的,真的感动了自己。

——

COVID 都政治化了, 我倒是不怕,只是厌烦人们夸张的恐慌,大不了一死,迟早的事,为何要活在自我制造的畏惧之中。 不过我不能对别人的健康负责,所以也不说太多了。

这世间有各种缘起,所以众生有欢乐也有痛苦。虽说,不一定每种痛苦都有解药,但止疼片还是有一大把的,例如金钱 :)

我目前就做两件事,积累财富,让自己有安全感,二是及时行乐,真不知明天会不会再来。 除了健康和财富,其他都不能长久支撑你生活。 我不是个乐观主义者,我对人生的某种厌离或忍耐,持续多年,但是个积极生活的人,我爱财/才,但我不贪婪,这不矛盾。

一直想回去某个地方,也许那儿才是灵魂的原点。可是回不去,我不够慈悲。

~安

2020-7-16

2020-7-22: 观众

忙了几天,yy搬好了家。东西一样一样地setup,仿如3年前我初到这里。不同的是,现在我已熟能生巧,帮他一样样理清,如同照顾着自己的弟弟,如同年少时照顾偏内向的姐姐,仿佛我是永远支撑着家的那个。

打完球和yn回yy家。 COVID后很久我们三个鲜少有一起单独的时间,每次都是大伙儿一起,有些属于我们的话不便说。所以yy有了新家,我们也有了去处。 晚饭做了不是很成功的越南粉,一着急粉放多了;烤羊排,咖喱蟹和虾,炒个干贝蔬菜。 房子里有了家的气息。 喝较好的香槟,白葡萄酒,啤酒,至微醺。 有些话借酒才敢说。

有些事自己宁愿不知道,不闻不问,知道越少越好。

谈及删人 。无论男生女生都可以大气一点,觉得不爽,就把别人的联系方式给删了。删了也就罢了,回头又把别人加回来,这是又卑又亢,也是没有一致性,情绪也不够稳定的表现。我不轻易删人,一旦删了,就是forever。没有回头路。

谈及婚姻。其实很多小的问题,一旦和婚姻扯上关系,都会变成无解之谜。当怨恨、敌对、厌恶的情绪越积越多,曾经所有的恩爱和幸福都将被掩埋,不留一丝痕迹。

有些人相处起来累是因为TA所说的每一句话真实性都是有待商确。一段好的关系,是应该让自己活得自在,而不是在对方面前伪装成另外一个人。

有时候都不知道结婚的意义是什么。Given another option, 我们各自独立,与对方和谐共处,没有朝夕相对,但也并不需要如此紧密的方式。不会要孩子。此生照顾自己、教育自己都不够时间,把一个生命拖入轮回的轨道,对孩子或者对我们来说,都是负担。此生的任务不容自己定,但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谈及因缘。信不信不重要。说了一下自己曾“看到”的过去,将来我没有说,未来未到,就当成未知吧。 yn说不想再做人,太难,但是如果必须六道轮回,人身难得,珍惜吧。何况我们都有更好的来世呢。

所以大家能一起的原因有很多,缘分使然,没有什么洗脑术,更非色相决定的, “大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这个道理不懂吗?yn说这些人只是嫉妒之心作祟罢了。 如果会施法术,我会让自己健康和暴富,而非其他等闲之事。

谈及信仰。我曾经很羡慕出家人,觉得他们在清净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太有福气了。 但是现在,我只是每天供奉和早课,回向。佛在心中,我宁愿在尘世,对峙自己的欲望和痛苦,沉沦之后的救赎,喧闹之中安定,以此增加自己的功力, 不入世何来出世?

不与他人争高低, 只与自己争朝夕。时间无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世间修行。

微醺倒头睡了。半夜3点热醒了。之后辗转再入梦里,又仿佛看见我们的因缘,但我分不清这是过往的还是未来的。 如果梦醒发现它是虚幻的,那现实生活呢,醒来时候会不会发现它也是虚幻的?我们都是自己第八识的观众。

~安

2020-7-22

2020-7-26:千难万难

这周末在YY家 house warming。 还是大厨J主力做饭。昨晚YN的玩笑话让我们不知真假。我已习惯,计划里有他也无他,YY来到球场看见熊孩子后就开始嘀咕,他说告假又来了。 YY是个认真的人,虽然他总结YN的unpreditable is his preditable pattern,但有时候他还是被confused,换句话,也是care about,还是会因为多少有些许失望和“又上当了”的感觉而生一会儿闷气。无论他们多大, 有时也只是两个大孩子。  

在YY家看了几眼乘风破浪show,不是太喜欢”姐姐们” 的浓妆,面目全非的感觉啊。来个清新的面容不好吗? 不过,看到她们的各尽所能的表演,其实还是佩服的。 人生从来没有躺着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弯腰的时候弯腰,该争取的时候争取。

——

晚上妹妹主动帮忙把洗好的碗归位,心里很是感谢。 可能从小就习惯自己做事,没有人帮忙是常态,所以当被帮助时和别人对我真心的好,都会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曾经年少时依恋一一,因为觉得他无所不能,哪怕是不经意提及的一件事,他都会办到办好。 那种仰视的感觉,对我来说,很好,也终究不好。

YY突然发了句感叹,世界越来越糟糕。说实在,我的世界不大,生活,这数十年的感觉就是,千难之后是万难。当然,积累的经验的确让自己从狼狈到渐渐从容地解决难题。

中年,更清楚这一生应该独善其身,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尽情领悟真理,不必求理解,不必太多分享。自然地去活,恍惚面对世界,笔直地面对自己。评判自己的标准放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不知痛痒的群众。

——

有时候很惭愧,对妈妈的微信留言不是太积极地回复,有时是不知说什么才好。但是也懂得对妈妈温柔地说话,说好话。比起以前总是对她不耐烦,现在的自己进步了一些。

30而已里说,“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好话都说给外人听,那些伤人难听的,那些沉默不语的都是说给最亲近的人” 可是这并不是成熟的标志啊。 到此生肉身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

——

30而已,本来是喜欢江疏影才去看,看了11集,更喜欢“顾佳”这个角色了。鲜少有剧能让我追下去,希望这个不会让我放弃。

~安

20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