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20:英伦之行

2014年3月14日。Delta飞机从底特律出发飞行7小时抵达伦敦。

在回哥哥家(Ashford, UK)的路上,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一路上看到金黄的迎春花绽放,春天已经在英伦驻足。

1. 哥哥

哥哥为迎接我们连店都关门十天。 他昨晚整夜未眠做了一大锅我最爱吃的粽子,让我们一到家就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

哥哥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性格温顺,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写作,唱歌,数理经济,字,画,琴, 棋,木匠,水泥,烹饪, 全是他的专长。他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勤劳任劳任怨,有担当,总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人无限好。哥哥从小就是我们崇拜尊敬的人—- 他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却始终虔诚笃信并奉行真善美。 
聪慧的MX一针见血地总结,真正的修行人并不天天喊修行,或要求别人修行。他们默默奉行,

付出,给予他人美好,从不多言,也不惊扰他人。
在英国只能逗留短短9天,在遊玩的空余,两兄妹似乎要说尽25年各自在海外的人生经历,思想历变和心里不曾对外人透露的真实。我相信凡是发生的都无比精准,无关对错,皆是人性善恶美丑交织的业力所至。上天终究把应该属于你的生活,在迂回曲折之后如数或加倍奉还。
和哥哥在Leeds Castle, Ashford, UK.

2. 洋和安
最开心的除了见到哥哥,就是两个孩子,洋和安,本来很担心嫂子病逝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但是他们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反倒安慰爸爸,并且每天放学后到店里帮忙爸爸工作。洋和安品质纯朴善良,成绩出类拔粹。洋在私立高中就读屡次参加全英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金奖。安的奖状更是挂满了一个房间,看她的作业字迹如印刷般工整,写的作文行云流水思维深邃,想象不出这是出自一个13岁女孩的手笔。有的还插上自己画的生动的漫画,笑说这两个孩子是典型的黄家传承。安象极了哥哥,温和谦逊,对人千般好,处处照顾我们。安和瀅初次相见两姐妹就形影不离,相约暑假STL再见。

看到安在她的notebook上纪念妈妈的话,让我心酸不已,心疼这个乖巧的孩子。

3. 美食

哥哥除了每天载我们去各地遊玩之外还费尽心思让我们吃到他做的拿手好菜… 烤肉,白切鸡,绝对是秘方泡制的炸鸡翅,雪鱼条(MX说英国国吃 fish and chip), 无壳椒盐大虾,红烧肉,糯米饭,omelette, 星洲炒米粉,各种素菜….虽然我是素食者无缘品尝各种荤菜,但看到孩子们和MX吃得赞口不绝相信一定是上乘出品,如他的字,画和雄厚的歌声。

4. 伦敦

对英国的印象向来不算很好 — 没落的大英帝国,傲慢,古老,保守。伦敦在我脑海里是阴郁而不存亲近的城市。古老的建筑,人群面无表情生疏而有礼,性情保守,刻薄冷漠,与它无血缘的人无从领会。带着英腔的话语让人觉得僵硬陌生。可是幸运的是我们来的这周忽然阴霾的雾天一扫而光,几乎每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MX自夸说我们是有福之人连天宫都为我们作美:)

在Central London,匆匆遊历唐宁街,白金汉宫,Tower Bridge, Thames river, Big Bend, 大英博物馆,唐人街,等等。 比我写得好的遊记比比皆是,这并不是我的专长和我记录的重点,附上的照片应该足够了。

我是一个很随意的人,不一定非要去哪里不可。对我而言世间哪里都一样,我始终是一个遊客,寄托在这肉身和这些曾结下善缘的人成为亲人好友彼此在人世相约重逢。站在大笨钟下,看着伦敦大路上蝼蚁般的人潮,对MX说,在时间的长河里,那么多生灵,有缘相遇,相识,相知,无论以任何方式发生联连,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宁愿把别人想得好一些,经常对小事感恩,这与别人无关,他们不需要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样做只是让自己人生的旅程更快乐。

3/20/2014 Ashford, UK 10:57pm

2014-3-9: 相信 | 大爱

今天共修完毕师傅放了拾荒者符凡迪的一段录像。符凡迪是个拾荒者,但一直用他微小的力量充盈自己,帮助他人。他短短的一百秒的歌声《朋友别哭》让在场的人潸然泪下。符凡迪说及他的愿望 –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美丽的,而我希望成为这个美丽世界的一部分。” 无庸置疑, 他早已如是。就象一朵灿烂的太阳花,浑然不觉自己的炫丽, 只是尽全力当下展示它的美丽和传递它的能量。

符凡迪个头瘦小,站在宽大的舞台上却如钉子般的坚定,目光清澈,歌声彻入心肺,穿透灵魂。我那颗时时被各种欲望冲击的心,在这一刻被他的歌声充满,重归平静。突然领悟 – 其实人的心只要一样东西就可以安稳下来。人的心走遍千山万水,经历脱胎换骨,最终的一个落脚处,只不过是相信。
……….

傍晚,和pingpong教练S/J等吃饭。听S和J谈及他们的儿子们 – 大名鼎顶的”Yao Brothers”,两位都是青少年乒坛世界冠军。虽然有着厚厚的荣耀,这两个孩子是我迄今见过最知书识礼,温和谦逊的青年。他们丝毫没有teenager的叛逆和轻狂,数不尽的奖牌奖杯和镁光灯编织的光环没有让他们生半点生骄慢之心。心里赞叹S和J一家人行善积福谦厚修得的福报!更感恩我们有这种善缘师从他们一家并感染到他们散发的巨大的正能量。

静静听着S和J说到,两个儿子的光辉岁月这一章已经翻过去了。两人正在人生的新阶段,念大学,打高尔夫球,教乒乓球,充实快乐平静简单地生活,没有去留恋那些荣耀和背后的付出。

不禁提醒自己,要及时珍重,善待,全力以赴把握眼前和手中这一刻;同时保持警愓的抽离,不粘滞,不过多地眷恋,明白变动与破灭始终会发生。“多情与无情”皆是修行。

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方式教给我们东西。符凡迪和S/J一家让我看到,人生的舞台很大,不同的人各自在演绎,他们如同镜子,有些人你是可以试图学习跟他们一样的;有些人的言行,你反着做就是了。

我们缺乏的并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学习的意愿,归根到底是一种(大)爱的匮乏(这种爱,不是无觉知的情爱关系)。而最终的智慧是需要在大爱当中提炼的。大爱是一种活泉,人必须先填满自己,再流向他人。

3/9/2014

2014-3-3: 遊走华严 – 姹紫嫣红

慧福法师从波多黎各来为我们讲《华严经》。名曰"遊走华严"。华严经共八十卷十万句。法意之深不是我这种浅尝佛法的人能读懂的。慧福法师研究华严经二十余年,可是要把华严精髓在90分钟讲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笔记抄了几十页,却无法概括法理,实在惭愧!只能零散地记录一些字句和我的理解,也许日后翻看会哑然失笑自己此刻的愚痴 🙂

最记得法师作比喻说花园里的花姹紫嫣红,红花不知自己是红花,也不思虑将来,只是坦荡而宁静地展示这一刻当下的美。黄花、白花、紫花……亦如是,各种具有特性的花儿彼此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也不生争妍斗丽之心,只是共同组成美丽的花园。
的确,我们若能在各自的疆域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生命的特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花儿开在阴面或阳面的山谷,在海边或草地,都是在自己本性里盛开,人应时时保持强烈而及时地生活,同时接受无常的发生,总可以得到道路,随之到达新地。其实在这一生,也只有你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攀比,不艳羡,不嫉妒,不支配,不追究,不戳穿,也不必历历分明;没有多余的眷恋和粘滞,甘愿多做承担;如此这般,娑婆世界便不复娑婆。可惜,人类常常被妄想蒙蔽,贪,嗔,痴,慢,疑,衍生出128种烦恼障。
女儿种下的兰花在盛放五朵之后, 不消几天,相继枯萎,慢慢腐烂。女儿不舍地把它们剪掉,独剩花杆和欣长的绿叶。鲜花是提醒人活在当下的最好方式。用鲜花供养自己的心,让心明白,人在坦然和彻底地接受一切存在的时候,最为自由 – 不占有,不紧抓,但相互的一刻全部投入。

告诉女儿要悉心照顾花儿,来年依旧再有花期。这让她高兴起来,觉的花儿并没有远离,只是我们需要在时间的宏观限度里等待与之再次重逢。

2014-3-3: 信

SL 师姐的父亲往生。她儿子Steven SL 师姐写了封信,看得我直掉泪,引用/记录下来。

~~~~

SL: 给爸往生隔日,收到遠在美國的Steven來信。一直忍著的淚水不止流下,今夜再讀,依然淚流滿面,這個孩子….
媽媽,

I heard the news from dad this morning.
How are you? How is everyone?
I don’t really know what to say, but I remember a quote from Tuesdays with Morrie:

“Death ends a life, not a relationship.”
—Morrie Schwartz

My relationship and my experiences with grandpa help guide me throughout my life. Fathers are very influential in their children’s lives , and I can sympathize with your feelings about your father. I wish I could have spent more time with grandpa and known him better.

People say that the mark of a man isn’t what he does in his lifetime, but what he leaves behind when he says goodbye. Grandpa helped raise you to be a wonderful mother, and I am proud to be part of this family. In the days that follow, let us all keep his memory with us.

2014-3-3: 画马

OCA Gala, 周博士在挥笔画马。。。虽然为这些会议做多次司仪,不知为何,为他作介绍还是稍带紧张,有点儿怕有负众望的感觉。 
还好,一切圆满,一幅马为OCA筹到more than $2000 donation.  如释重负!

2014-3-4: 周博士再次题诗鼓励

……并巧妙地把我的学名写入诗中 :)

这些天把准备为他的即兴画马作介绍的英文讲稿改了又改,总是觉得找不到最好的词句把他的成就在两分钟内高度概括。

令人佩服的不单是他是一位诗,书,琴,棋,画,商,包括烹饪,无一不精通的奇才,而是他为人正气,低调,柔软,随顺,朴素,谦逊,从不咄咄逼人,也不会振振有词。

去年夏天,曾和周博士探讨婚姻路上的种种hiccups, 周博士说过,感情路上没有对错,他的朋友中有放弃千万身家got out of a marriage for a woman he couldn’t live without; 但是当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无才/财亦无德)说为你放弃一切,那多半只是一个笑话。这句话for some reason 一直在我脑海里…这也是一段我一直保留的

周博士写的文字:“我不見得是一隻好的話筒,但我相信我是一隻非常好的聽筒。我沒有太多的主意,歷史證明,時間是解決問題的高手。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生活裏所有的問題,極少數會有一黒二白的答案。學佛法的人,怎麼可以不了解「諸法空相」這句話的意義呢?
我喜歡讀金剛經,因為金剛經讓我愈讀文字愈清楚,可是思考卻越來越模糊。「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過去,未來,清楚,模糊,智慧,混沌,責任,愛情,關係,生活,理想,夢想,幻想,配偶,子女,父母,朋友,情人,同事,說也說不完。這就是我們每天都會面臨的生活,這些生活的累積,就形成我們的生命。生命裡的很多因子,因為摩擦,相撞,而產生了火花。這短暫的火花,或許會照亮一時的黑暗,但是我們用來取暖的,還是來自別人心裡,長遠而溫馨的關懷。”和智者对话无比愉悦,就如同每次听TS师傅的提点,都会有稍稍开悟的感觉。  

2014-3-2: 记录生活

忙碌的一周。 终于能安静下来记录一下生活 :)  是的,事情很多的时候,往往无暇思考,把它们用最适当快捷的方法做好就不错了。同事问我为何写博客,我回答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发生的事,

自己的想法思考的方式。 NPR在2/24/2014报道一种夹在衣服上的微型照相机,它每30秒照一张相来记录生活,当然,适量的照片有时是worth a thousand words的,可是我觉得我更愿意记录思想。 然而,金刚经有说,人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能做的只是把目前某一种思想如实记录,它不一定有立场,结论,更谈不上对和错, 曾有人批评我的博文和思想方式。对恶意的扭曲或中伤,一律不理会,不回应,不接触。 各种的理解,曲解或恶口,皆是人心各自的事。这世间万般幻象不过是心的镜像。挑剔,恶待和喜悦,赞颂,未必与对方有牵扯,是自己的心念在变动而已。 
。。。。。。
饭后,哥哥们擦擦桌子就溜了,

妹妹却抢着洗碗,我说要帮她,她不让,说“Mom, you have done so much, let me wash the dishes!”  不再坚持,生女儿就是好 :)周三,去看了两兄弟的演奏,这样的演奏已看了10年有多,可是每次还是为他们感到骄傲。妹妹今晚也是表演,只好与Daddy分兵两路,嘱咐他多照相。

2014-2-24: 继续前行

去佛堂的路上车子的engine显示灯忽然亮了,车子开始抖动,我一惊,“怎么啦?” 他把车pull over在路旁,熄了火,伸手过来握住我的手说,“不用担心,有我在”。 他解释可能是刚刚红

灯转绿时加速时

车子换gear,车子的电脑got confused, 

熄火重新启动应该就可以了。果然如是。

车子重新开入highway, 他说,“让你受惊了吧?” 

我说,”那倒没有,只是恐怕会耽误上贡菜的时间。” 

“最晚什么时候必须到?” 

“In 20 mins, by 9:35”.   

他说,“Sit tight. We will be there in time. Trust me. ” 见我将信将疑的样子,他又说,“你有问题或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一定会想尽办法的为你解决的。29年来我什么时候食过言? 只是你总是自己扛,不愿意依靠和麻烦他人,包括我在内。这样不好,你累了的时候脾气变得急燥,受影响的不还是我们的感情吗?” 

这段时间是我们结婚19年,相识29年来真正开始用心了解对方,有点儿不可思议。以前我们在婚姻生活里自以为对对方了如指掌,实际上却仿佛一无所知。我们以为常常在为对方妥协,实际上只是在步步为营维护自己的个性。只有当彼此把匕首交给对方,把伤疤暴露给对方,才惊觉,这个接下匕首,看过伤疤的人,是值得爱的。

真正的灵魂伴侣提升和促进彼此能量,而不是互相消耗损毁,猜疑,欺骗。包容,爱护,责任,报恩是他写在微信上的签语,他说这是他对爱的定义。

而我,当遇到值得珍重的人,爱变得很简单 - 它是彼此全部的给予和接纳。

闭目养神,把时间交给他,“柔情常在我心間, 愛你不分早晚…” 歌声在耳边回响… 这时车子稳稳停住,睁开眼, 已经到达佛堂,看了看时间,9:33 AM  🙂

*****  在佛前默默祈祷 —  但愿人生,无论是事业,感情,健康,修行,在PULL OVER后也能重新启动,继续稳步前行。 

2014-2-20: 灵魂相近的人

马来西亚长大的同事去年十一月从奧兰多搬过来,刚好碰上这里三十年一遇的严冬,觉得苦不过堪言。象我们这些从小在温暖湿润,长年阳光灿烂的南方长大的人,迁到北方,冬天确实难过。特别今冬,下了13场雪,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日子持续了几周,实在是让每个人都翘首期盼春天的到来。

19年前,命运的洪流把我携带此地,如水中漂浮的种子身不由己。在停靠的岸边生出根发出芽,视脚下的土地为家。对我而言,并没有落地生根,更没有落叶归根的观念,纵然安了家依然可以连根拔起,再次离开出发到新地方。肉身可以存在任何地方,如同一个偶然的过客。

人的命运是这般的孤独和刚硬,即便忙碌的生活把我们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当安静下来的一刻内心深处还是躁动,空虚和迷失的,重复地面对同样的问题:人生时间短暂,无常时时来袭,我将如何活,如何随时面对死亡?所谓的活在当下,向死而生,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把心安住当下,一举手一投足一心一念都保持清醒明觉?

多数人以世俗的欢愉和麻醉充盈生活,回避问题,有些人忽略,有些人无知,而我仍在实践中试图找到答案。

我常常说,“真想搬去温暖的南方”。 他总是接,“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有你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每次听他这句话,都让我眼眶湿润。即便最终我们都会各自独自离开,我们还是需要与自己灵魂相近的人在一起走一段长路,当遇见和识别了他,在他眼里我看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