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渐渐发现,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 贾平凹 《自在独行》
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
和林姐相聚,他们比我们还早搬到梨城,这些年也是经历了不少风波,谈到Tom 和 F 矛盾重重的婚姻。的确没有哪家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相安无事的。 做了一桌午饭,俩人一直谈话到late afternoon 才依依告别,还好我们又同城了,认识了二十多年的朋友了。我们的孩子们都大了,我并没觉得我们在老去,只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制的美。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而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更多。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Always true。 不过,人生来真的不必完美,若完美,也不必生了,就是因为有缺陷,所以才来世间修补。
——
读《人性的弱点》总结一下所得:
1) 一个人能取得的成就,只有15%是依靠专业能力获得的,另外的85%都有赖于人格特点和领导能力。即使是在那些对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这个规律也依然有效。
2)人性中最深层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肯定。
3)对对方的关注,一定要以“真”为前提。真诚,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
有时发现对事物真正失去兴趣时,也不是冷淡,而是懒。冷淡还有装的成分,懒是,懒得理会,懒得解释,懒得回应,懒得去想,自己想做啥做啥,不刻意回避,也不留意。 一段路完结,另一段路开始。在巨大的无常和生死面前,人生忽如寄,一切都是当下的瞬间,那句“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是多么高的境界。
周五和J坐球馆谈了很久,谈及MYB我们要承受的种种负能量,也谈及最近这几个打球输赢的较劲,得理不饶人,互相嫌弃,相爱相杀。于是决定周六打完球吃饭谈心。提倡多鼓励,人性不都这样吗?人性中最深层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肯定。
J人生经验丰富,一眼看穿事情本质和人品良莠,幸好这些小孩们虽然个个傲娇但也是本性淳良,也愿意听君一席话,但不知听进去多少了。
所有的关系其实并非外力瓦解,而是内部分裂。 想起当league 被HBC大群恶性攻击的时候我们的多么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往往当“外患”风平浪静了,人却不消停“内乱”直至分崩离析, History Repeats itself。
不过易经所说,万事都是不断变化的,否极泰来,盛极而衰,不断从平衡到失衡,再平衡,变异着,轮回着。 不过,我和J,YY都认为现在这个小组最好了,大家一起走一段路也不知能走多远,有些人不珍惜,缘就不知觉尽了,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惜吧。
和J他们去练了枪,军区的孩子从小看惯了拿枪的军人,爸爸让我拿他的黄铜色手枪,当时觉得很沉很沉,后来跟他们去打步枪,也从不害怕,反而觉得是一项技能。但是不知为何,一直想买一把枪却一拖再拖。
想尽量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不过,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名下没人说?都随它吧。不过现在记着,切莫交浅言深。有些热闹,终究会散去。不是内心认可的人,就不必说太多。
~安
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