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看到的“熵增定律”,很有意思,如果生活没有被打破平衡,没有自律,就会不断“熵增”而越来越混乱,能量散发浪费eventually out of control。
那几个大小孩子打球还是争争吵吵,一个嘴欠,一个忍不住反应,其实是一“对” 欢喜冤家。 今天又杠上了。结果猪被押着去羊家接上羊回来吃饭,这两只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他们的吵闹, 我们的集体生活还真缺了波澜和乐趣。能有个组织一起打球,一起吃饭,一起旅游,有多少友情可以这样?
在球场每次看到昔日一起打球的,已成陌路人的,会有些可惜。但是并不遗憾。 不要要求自己原谅所有的伤害,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我可以有柔弱的姿态,但只是对真诚的好朋友们,对其他,必要时,我不会放弃反击的能力。
有些事有些人,时候到了,缘分也就尽了,别为难自己解不解释,原不原谅的,没有意义。
告别,放下,继续前行,是最好不过的方式。
——
昨晚的debate,那个能静音麦的功能真是太强大了。据说川的41次打断被有效制止。
熊孩子开始时问我看不看,我说不看,都是负能量。他一会儿告诉我看不下去了,说咱们去加拿大吧,换个地儿打球。真是让我忍俊不禁!这大孩子不发神经不犯傻不捅娄子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
——
GF生日。 周五几个陪他打了球回家J做鲜鱼锅。GF最近心情好些,其实一些微小的关心只是作为朋友能给予的温暖。生活的种种压力都是要自己扛过去的。
睡前看到一段关于“朋友”的话:“志同为朋,道合为友。志同道合的人才是朋友。而志同道合的核心,大体就讨论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价值观相同;另一方面是人生道路的发展意愿与发展程度相同。在这两方面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是朋友。 这就好比两个人,不论是因为哪种渠道认识的。但在认识的过程中,慢慢理解了彼此的价值观、发展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然后一步步发现志趣相投,最终才能成为朋友。” 。。。。。否则,顶多只是熟人。
发给了YY和熊孩子,其实朋友不能随便认。人与人的关系一般只是弱关系,只有若干少数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有一些关系在相识的最初是看不到轮廓的,后来慢慢了解后,如果还能一起走下去,便自然会成为中性,理性,智性或趣性的关系。
人哪里会那么轻易地爱上谁,美好的爱情珍贵难得。既是难得之物,就不必奢望常常都能遇见。人生能热烈爱一回已是有幸。 我prefer两个人的感情不要一下子亮堂得刺眼,而是需要一盏亮一盏,不断有温暖的时刻。
想起一些人,一看到两个人开始走在一起,哪怕只是一起打球,都会脑补各种情节,生出八卦,觉得一定有些什么“事故”,有些可笑。
。。。今天不想动,只想在家里收拾一下,写写画画读读,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一天。
~安
2020-10-25